添加日期:2018年7月27日 阅读:1738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关于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实时结算外配处方有关问题的通知(试行)》,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购买处方外配药品可持卡实时结算。同时,北京市人社局还发布了《关于公布新增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定点零售药店名单的通知》,明确自7月23日起,北京市新增369家定点零售药店,参保人员出示外配处方和社保卡,就可以持卡实时结算,合计定点零售药店达到457 家。
据了解,北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就医后,由医师开具外配处方,并将处方信息实时上传到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参保人员到药店取药时,出示外配处方和社保卡,定点零售药店从医保网络下载定点医疗机构上传的处方信息,与纸介处方比对信息真实准确后,根据外配处方的药品信息进行配药,用社保卡为参保人员结算药品费用。
此次北京人社局的举措有三大看点,首先解决了与医保系统对接的问题,并实现了实时结算;再者充分保证了处方的真实性;另外,此次新增多家定点药店也让处方外流实现了大范围的覆盖。
作为近年医药零售领域的热词,处方外流一直是各家连锁探索转型的重要板块。我们不妨通过以下盘点,了解一下处方外流的五大模式。
院边店模式:争夺白热化
在医药零售领域中,院边店可以说是零售企业*早触及处方药外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早在医改推进、相关政策开放之初,不少省市的零售药店就通过在医院周边有利位置开设药店,分享医院走方所带来的处方药销售机会。
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考虑到药品销售部门正从医院的利润中心过渡为成本中心,医疗机构失去药品销售的动力与基础,更多处方药销售机会将有可能流向零售终端。因此在医疗机构周边开店,寻找更多承接处方药销售的机会,就成为不少零售企业的选择。
以国大药房为例,医院周边店是国大药房抢夺处方外流的桥头堡,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国大药房共有医院周边店253家。2017年,国大药房新增医院周边店53家(其中28家已开通医保),其中16家医院周边店累计实现盈利。
除国大药房外,包括益丰、上海医药、九州通等龙头企业,也在进行相关布局。显然,作为目前“传统”的承接处方外流模式,院边店必然是药品零售领域兵家必争之地,其将随着处方外流政策的递进式施行,争夺进入白热化,发展院边店模式无疑成为各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之一。
点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医院自然流出的处方约为20%,而肿瘤等专科处方流出率可达到40%左右,占尽地利的院边店自然成为处方外流的首批受益者。
需要指出的是,院边店要求经营企业有充足的医院品种,因此更适合零批一体化企业尝试;同时院边店模式需要较高的运营成本、优质门店资源等,也提升了院边店准入门槛与复制难度;此外,院边店要有较强的医院客情维护能力,要与医院医生有效连接,才能成功突围。因此,对于广大中小零售连锁而言,院边店不一定是可广泛推广与复制的*优选择。
专业药房:转型不易
零售药店向专业化服务模式转型,是近几年监管部门与业界普遍认可与鼓励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处方药市场外流趋势不断增强,行业承接大量处方成为可能的环境下,以专业服务为基础吸引处方流向药店平台并转化成销售,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蓝海市场。
当前,业界较为普遍的专业药店模式,一般为DTP模式与慢病管理模式两种,前者依赖药房与制药企业资源的深度绑定,其产品主要以高毛利的专科药、新特药为主,患者在拿到医院处方后可以在药房买到药物并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后者以常见慢病用药为主,销售产品普遍毛利较低甚至负毛利,吸客、便民、深度需求挖掘,是这类药店的主攻方向。
目前,包括医保全新、重庆和平、上海医药、浙江英特等拥有优质制药企业资源的连锁药店,已经在开展DTP项目;而包括老百姓、益丰、一心堂、大参林四大上市连锁,及甘肃众友健康、陕西怡康、河北唐人、四川德仁堂等区域龙头,都已经走上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之路。
点评:无可否认,专业药房是零售发展的必然方向,各大零售连锁纷纷试水实属正常。但要实现从普通零售药店向专业药房转型并非易事。是否以一把手工程推进、是否能为员工提供持续性的专业培训、是否能以患者健康需求为中心及时调整企业运营与考核思路、是否有耐性深入探索,逐步找到盈利模式,都将决定企业能否以专业药房模式承接处方。
药诊店模式:线上问诊渐热
自古以来,中国药店就有坐堂医的传统。在药店内设诊所的药店+诊所模式,一直都是当前零售市场慢病续方的有效路径。
其中,中医坐堂+药店可以说是此种模式的典型。一来,中医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方式;二来,中医诊疗除了治疗功能外,还有养生与保健作用,应用范畴广,是不少零售企业提升门店销售规模的重要途径。
目前,以中医坐堂+药店为主的药诊模式在全国大部分知名连锁药店中均有尝试,包括两广两湖、长三角、重庆、四川、吉林、甘肃、陕西等地的连锁药店,均已经开展相关业务。
除传统药店+诊所模式以外,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兴起,远程诊疗+药店的模式也成为药诊店的新发展形态,其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的线上问诊形式,为居民提供轻问诊和电子处方,实现处方药在零售药店的合规销售。如今包括广东省网络医院问诊模式、浙江微医药诊店、成都微问诊等,都已在各地落地探索。
点评:在药店内设置诊所,通过医生的问诊直接获得处方与促进相关药品销售,无疑是*合规、*有保障的处方药外流模式。过往,这种模式受制于医生资源的短缺,及政策的限制而没有大范围应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政策鼓励医药行业探索互联网+,越来越多企业有机会践行这种模式,并通过对接医疗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
处方流转平台:梧州模式开先河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除了为零售药店带来药诊店模式的迭代更新外,在主管部门支持下与医疗机构对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连接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的处方共享平台,也开始出现了,广西梧州处方共享模式便成为其中的典范。
据介绍,从2017年5月起,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携手互联网技术公司,率先启动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并将梧州百姓连锁、嘉进连锁、信立康连锁授权为处方共享平台药店。同年11月,广西梧州市卫计委与平台开发企业启动梧州市处方信息共享体系的搭建,梧州市20余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与百余家药店共同接入处方信息共享平台。
随后,在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医保统筹零售结算平台和药品集采平台也逐步纳入到“梧州模式”中,比较完整地实现了处方信息、药品零售信息和医保统筹结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
点评:一直以来,处方外流*大的难点在于医保统筹、处方真实性、合理用药、全程可追溯等问题,梧州模式通过一年多的系统探索,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难点,让不少同行看到了零售药店借助医疗、互联网技术等跨界资源,有效承接处方药销售的希望。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复制并非易事,如何获得地方主管部门支持、打破医疗机构利益壁垒、构建全程可追溯的共享平台、平衡医疗与医药企业各方利益,以上种种并非某一区域、某一家药品零售企业就能解决的。如何让“梧州模式”在更多地区落地,依然考验行业智慧。
互联网+医疗生态系统:医药电商尝鲜
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兴渠道,曾经凭借高效的运营能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长期盈利能力较低,一直是医药电商的阿基琉斯之踵。究其原因,缺乏处方药销售权限无疑是其利润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政策的转变,政策在积极鼓励行业发展互联网+医疗。对于包括医药电商在内的医药零售企业来说,在原有电商平台上添加远程诊疗服务模块,并在医生诊疗及开具处方的基础上构建“问诊、开方、线上销售、线下O2O配送”的新零售生态闭环,以探索处方外流的路径,成为部分医药零售企业,特别是医药电商企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包括平安好医生、健客、七乐康、1药网等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已通过收购医疗机构、组建医生团队、创建线上诊疗与交易平台等方式,打造自身独特的生态系统。
点评:在医药新零售时代,响应政策号召,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延伸零售企业的服务范围,成为药品零售行业的必然路径。
相对于传统零售药店,医药电商企业由于具备技术与数据优势,且拥有互联网创新意识,因此优先尝试搭建更为复杂生态体系,实属必然。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医药电商企业从医药向医疗延伸,成本与难度也对应大幅增加,重资产模式到底能走多远,资本如何看待这种模式、支持程度有多大,都将决定这一模式的命运。实际上,资本对于这种模式的热度并不高,这从互联网医疗的投资热度下滑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 21世纪药店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